19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持续进行,考古人员完成了主棺东北两壁的椁板提取,拟于今日将外棺的顶板提取至文保工作间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前在主墓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了一篇《筑墓记》,将为下一步考古发掘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棺柩形状清晰展现
记者昨日在发掘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对主棺的东壁和北壁椁板进行了提取。目前,主棺位置以及棺柩形状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昨日上午,考古工作人员还对主棺周边的淤泥进行了清理。由于棺内的情况比之前预想的更好,今日考古人员将把外棺的顶板用航吊装置整体提取到文保中心进行研究。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告诉记者,由于外棺的顶板被椁板压了,纵向木纹都变成了横向,之前他们怀疑这块顶板是帷帐顶板,结果是外棺顶板。
提取4个龙形鎏金青铜挂钩
昨日下午,考古人员对主棺东侧外围进行了清理,现场提取出4个龙形鎏金青铜挂钩和一些玉器。专家说:“这些挂钩可能是帷帐的挂钩,两件青玉环一件是棺内挤压掉出来的,另一件是镶嵌在棺内的玉饰。玉环上的纹饰图案与玄武纹有关,意味着墓主身份高贵。”
专家介绍,主棺长约3.7米,宽约1.7米,总重量预计不少于10吨。考古人员在清理棺柩东侧椁板时发现一件文物,初步判断是仪仗,上面有彩绘还有刻痕,刻痕应该是文字。
《筑墓记》记载大墓建造过程
在南昌西汉大墓中出土的近万枚简牍中,专家发现了一篇《筑墓记》。信立祥介绍,《筑墓记》里写了棺的形状、棺周围的装饰,而且详细记载了大墓的建造过程,将成为下一步考古工作的重要依据。“文体很像离骚,可以咏唱。内容显然是写实性的,现在正在加紧识读。”信立祥说。
玺印或指向海昏侯特殊境遇
玺印作为墓葬常见随葬品之一,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重要依据。而高级别的玺印,又往往能与传世史料两重相证,揭示出独特的信息。日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熊长云对南昌西汉大墓出土的“大刘记印”玉印进行解读分析,他认为,汉印自名为“记印”者,均属私印。“大刘记印”的特殊性在于,印文虽强调了刘氏皇族,却也回避了海昏侯的个人信息。其印文和印制上所具有的特殊性,或许指向了海昏侯的特殊身份与境遇,可能反映了其制作印章时的特殊心态。